一、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缺乏血液供给,修复能量较弱,日常生活中椎间盘受到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易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逐渐老化,导致纤维环易于破裂,而致椎间盘突出。
二、长期震动: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可导致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同时震动亦影响椎间盘营养,对微血管的影响均可加速椎间盘突出。
三、过度负荷:当腰部负荷过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如:煤矿工人或建筑工人,需长期弯腰取重物,腰椎间盘负重超过100千帕/平方厘米以上时,即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四、外伤: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患者在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五、日常因素:腹压增高,如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腰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职业因素,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六、社会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跟职业也有牵连,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见于各行业的人,经常从事弯腰劳动,驾驶员的腰部颠簸和右侧手足劳累重,皆易导致腰椎间盘受损。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是什么,一般认为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椎间盘退变重。但是,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也并不很低,这可能与脑力劳动者长期处于坐位和活动量相对少有一定关系。
七、妊娠:妊娠期盆腔、下腰部组织充血明显,各种结构相对松弛,而腰骶部又承受较平时更大的重力,这样就增加了椎间盘损害的机会。
八、重体力劳动者、经常肩扛背托重物者,某些运动员如举重、体操、摔跤及其它剧烈运动,都很容易损伤腰椎,加重腰椎的劳损及退变,这就不难理解,有不少专业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到了中老年以后,易于出现腰腿痛。据统计,在临床上大约有很多腰腿痛人可以回忆起有过腰部的外伤史。青少年时代的腰椎外伤,也是中年以后发生腰腿痛的重要外因。
九、很多年轻人患病多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造成的,不良的坐姿、站姿以及长期弯腰或重体力劳动都是发病原因。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神经,就有了发麻、发胀、四肢无力,疼痛的症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是否能进行体育运动,要视患者的病情才能够决定。一般来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一定要卧硬板床休息,并适当采取的治疗,绝对禁止进行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