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
椎间盘的结构
人体脊柱的结构非常复杂,成年人脊柱的椎骨共有24块,因寰锥(颈椎第一节)和枢椎(颈椎第二节)之间,骶椎尾椎之间不存在椎间盘,所以全身的椎间盘只有23个。它们均位于两个椎体之间。椎间盘的总厚度为全脊柱总长的1/4-1/5。腰部的椎间盘最厚,约为9毫米。从腰1到骶椎之间都存在有椎间盘。(椎间盘分为颈椎间盘、胸椎间盘、腰椎间盘,胸椎间盘由于位置比较固定,不容易发病)
椎间盘的作用
1、连接上下的两个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的活动度
2、椎间盘是脊柱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性垫的作用。当我们由高处坠落或肩、背、腰部突出受力时,通过力的传导与自身变形可缓冲压力,起到保护脊髓及机体重要器官的作用
3、椎间盘可以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不一,腰椎间盘其前方厚,后方薄,在胸椎则前方薄,后方厚,使脊柱出现腰椎向前凸,胸椎向后凸的生理曲线。
4、椎间盘可以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当椎体间有一定的倾斜度时,通过髓核半液态的成分分解压力,使整个椎间盘承受相同的压力。
5、由于弹性结构特别是髓核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压力作用下可发生形变,使加于其上的力可以平均向纤维环及软骨板的各个方向传递。
6、椎间盘可以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与高度,保持椎间孔的大小,使神经根有足够的空间通过椎间孔,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随着椎体的发育,椎间盘增高,以此增加了脊柱的高度。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指颈部椎间盘因急性或反复轻微损伤使其纤维环破损、髓核膨出压迫颈神经和脊髓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者。其包括髓核的膨出、突出及脱出,均表示颈椎病的不同阶段。
(注:颈椎共有6个椎间盘。颈椎椎体用字母C进行书写,第1/2/3/4/5/6/7节椎体记作C1/2/3/4/5/6/7,相邻两节椎间盘记作C2-3、C3-4.......)
病因:与颈部劳损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有关
分类:1、根据位置不同
①中央型:以颈髓受压为主要表现,可出现四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瘫痪以及大小便异常,与此同时,四肢腱反射呈现亢进。
②侧方型:以根性痛为主。主要症状为颈痛、活动受限。犹如落枕,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枕部;一侧上肢有疼痛和麻木感。在发作间歇期,患者可以毫无症状。
③旁中央型:除有侧方型症状和体征外,尚有不同程度单侧脊髓受压症状。
2、根据严重程度
①椎间盘膨出:即纤维环没有完全破裂,纤维环容纳的髓核从薄弱处向外鼓,属于椎间盘突出的早期变化,较轻。
②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挤出,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属于中等程度。
③椎间盘脱出: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挤出后,突破后纵韧带,游离到椎管,这是椎间盘突出较严重的。
④椎间盘游离:突出髓核与相应椎间盘不连接,可游离到椎管内病变椎间盘的上或下节段、椎间孔等,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神经根症状或椎管狭窄症状,少数可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